?聚氨酯夾芯板安裝方案指導書
本安裝指導書中的詳圖部分均為無比例的大樣圖,僅為突出構件間的連接形式,附件的使用方法、位置;
本安裝指導書給出的是一種推薦性的通用性安裝規則,并非是具體的作業規程,對由于不正確的安裝技術或其他方面疏忽造成的安裝缺陷不承擔任何責任;安裝質量和業主對完整建筑物的滿意程度取決于安裝人員的經驗、安裝知識、安裝設備和使用技巧。
01 安裝前準備工作 1.1 在正式安裝圍護系統之前,需檢查以下工作是否完成并符合要求:
1)施工場地是否清掃干凈。
2)電、施工道路、通信是否通暢。
3)安裝用的主要工具和設備是否準備就緒。
4)復核安裝面是否經過交接驗收,平整度是否符合規范以及后續工序要求。
5)材料的堆放是否有序,滿足不受污染及損壞之要求。
6)是否準備好充分的抗風纜繩,以備遭強風的襲擊。
7)施工人員是否到位,安全設施是否良好齊備,健康檢查和安全教育是否完成。
8)相關圖紙以及關鍵工序技術交底是否完成并記錄在案。
9)工地急救包是否配備。
1.1.2 圍護系統安裝面結構的施工質量應至少滿足下列要求:
1)《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中相應規定。
2)焊縫處的連接點需磨平,允許突出檁條不大于 2mm,不允許外墻面出現明顯的凹凸不平。
3)當出現橫檁處打釘時,檁間距不得小于板寬,要求橫檁進行調直,不允許出現明顯的下撓現象。
4)檁條局部變形時,不能影響板面平整、釘透長度。
注意,如安裝面的結構不能滿足圍護系統的安裝要求時,請及時聯系我公司技術人員,以便獲得結構方案,保證安裝效果。
1.2 安裝施工人員要求
1)安裝施工人員作業前應進行簡短技術培訓,可以以此指導書為教材進行技術交底。
2)要求安裝人員有較豐富的施工經驗和學習接受能力,在技術培訓后能對千萬間提供的系統材料有初步的認識,掌握安裝順序及注意事項,以此保證施工質量及圍護系統安裝后的外觀效果。
1.3 安裝工具和設備推薦
安裝工具和設備隨建筑規模大小、復雜程度及安裝人員的變化而異,下列清單僅為一般性推薦,安裝單位應根據自己的判斷和技術經驗加以確定,除起重設備類租用外,下列設備、工具為安裝單位的常備工具。
1.4 板材卸貨和堆放
1.4.1 板材到達現場
2)使用吊車吊卸時,在吊帶兩側均需放置隔墊,防止吊帶壓壞材料的子母口,避免影響安裝使用,并放置在便于安裝的合適位置。
3)人工卸車時,搬運人員應戴好手套,抓住板材、飾邊邊緣強度好的位置,用力需均勻,盡量保證板面平衡,防止出現折痕;還應注意避免板面與車廂發生碰撞,防止出現劃痕;嚴禁拖拽材料。
1.4.3 堆放
1)圍護系統材料應盡量放置在倉庫或工棚內,如需放在露天處,必須支墊平整,上部有完好的風雨遮蓋物,嚴禁淋雨,受潮。
2)板材現場堆放時,地上墊塊宜成一斜面以利排水;成堆的板在每一捆之間應留有間隙;用塑料或油布覆蓋以防雨水和雪;覆蓋物和板之間在下部應敞開,以利于空氣流通;加警示標志,放置安全物。
3)泛水板,包邊板應按類堆放整齊,下部應有墊塊,上部有擋雨遮蓋物。
02 圍護系統安裝 2.1 圍護板材的搬運、存放及吊裝
2.1.1 搬運人員需戴好手套,視板長、型號情況選擇人員數量。
2.1.2 將板抬至安裝區域后,需將母口沖下放置于泡沫板上,并外板向外,便于轉角板的放置下一步的吊裝。
2.2 板底平衡支架、泛水件及起始板的安裝
2.2.1 整個墻面的安裝均以起始板為基準,故板底泛水件與板底平衡支架安裝需借助水準儀等抄平工具進行抄平作業。
2.2.2 板底泛水件使用自攻釘進行固定時,間距保持在 1.5m 左右,以保證泛水件的平整,增強美觀效果。板底平衡支架間距不超過 2m 為宜。
2.2.3 將橫鋪起始板插入到板底平衡支架上固定,安裝完成后,公口打釘的數量控制在 1.5m 間距,如現場豎檁間距偏大(超過 2.5m 時),在每個打釘位置需打2 顆釘。
2.2.4 在兩塊墻板的插接處,打釘的位置、打釘的力度詳見下圖所示。
2.3 轉角板的安裝
2.3.1 為保證板縫的平直,如有轉角板時,優先考慮轉角板的安裝。